我国隔代教育研究述评
曾彬;
摘要(Abstract):
在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的中国,仍然较普遍地存在隔代教育。对其研究虽然较多,但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农村和义务教育阶段,且对隔代教育的效果持否定态度者居多。重视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旨在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我国隔代教育水平。
关键词(KeyWords): 祖辈;孙辈;隔代教育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曾彬;
Email:
DOI: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肖月英.隔代教育的不良影响及应对措施[J].教育艺术,2005(3):23.
- [2]本刊评论员.农村教育的根本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4(36).
- [3]溪清.中国农村家庭教育问题调查[J].家教指南,2004(4):26.
-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 [5]中国志绘科研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33.
- [6]吴学安.隔代教育欲说还休好困惑[J].长寿,2004(11):47.
- [7]李炎.农村“隔代教育”调研[J].四川教育,2003(1).
- [8]沈辉香.戚务念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迫切需要父母的关心[J].当代教育论坛,2005(5.下半月刊):18.
- [9]万翼.农村初中“隔代监护”学生的不良人格特征及教育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4(3):16.
- [10]刘沛洲.浅谈“隔代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4(16):121.
- [11]邓长明,陈光虎,石淑华.隔代带养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对比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3):196.
-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141.
- [13]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调查数据汇编[M].华龄出版社,1994.
- [14]陈建强.“独生子女”研究(之六)晚晴与朝霞的链接[J].家庭教育(杭州),2003(06B).
- [15]周平.解读隔代教育[J].中华家教,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