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域外教育

  • 杜威理论:基于四大利益集团课程理论的整合

    李倩雯;

    在美国课程改革的"竞技场"中,以不同意识形态特征来定义的四大利益集团,即人文主义者、发展论者、社会效率论者和社会改善论者均希望自己的课程主张能获得美国课程发展的主导权,进而相互博弈。四大利益集团课程主张各异,特别是在知识、儿童和社会复杂关系的问题上,陷入一种二元分化的局限之境。杜威以民主作为知识、儿童与社会的统一体,重整其内在关联,构建了一种新的美国课程理论。

    2020年01期 v.33;No.252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芬兰教育热的冷思考:基于PISA测验的分析

    严文法;张瑶;李彦花;

    在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OECD承担实施的国际学生评估PISA项目测验中,芬兰学生取得令全世界教育界瞩目的成绩,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芬兰教育热"。对芬兰在PISA测试中的表现进行研究,发现芬兰在各项测验及背景因素分析上出现下降趋势或表现不佳;对芬兰教育体系结构、教育管理分权、教师培养制度、国家课程改革内容以及课程内容实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发现,芬兰教育存在着地方课程编写具有局限性、研究型教师培养经验借鉴具有困难性、教育评价具有矛盾性等问题。因此,对于芬兰教育经验,我们需要批判性地思考和借鉴。

    2020年01期 v.33;No.252 9-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7K]
    [下载次数:1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002—2013年美国纽约市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措施与成效

    程建山;

    迈克尔·布隆伯格在担任纽约市市长期间(2002—2013年)对纽约市中小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修复"纽约市的教育体系。此改革涉及校长自治权和责任制、管理结构、学校改革、教师改革等多方面,使纽约市的教育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纽约市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使布隆伯格及纽约市许多校长从官僚主义制度中解放出来,对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020年01期 v.33;No.252 18-2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民族教育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发展研究的热点与展望——基于CNKI数据库的分析

    高岩;杨建忠;

    运用Bicomb和SPSS分析软件对CNKI数据库1949—2018年民族教育发展类文章的高频关键词进行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路径、基于民族教育政策的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社会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公平视域下的民族教育特殊性等领域。未来需要进一步拓展对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长期关注、开展"一带一路"沿线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研究、深化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边疆安全问题研究,以更好地实现民族教育研究在我国新时代的使命。

    2020年01期 v.33;No.252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1K]
    [下载次数:8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1947年以来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的演进——基于Nvivo软件对政策文本的分析

    薛寒;苏德;

    民族教育政策是发展、调控民族教育事业目标、路线、方针的行为准则。系统梳理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对其他地区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乃至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的民族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Nvivo11.0软件进行文本分析,梳理并总结出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起步和探索阶段(1947—1956年)、困顿与挫折阶段(1957—1966年)、恢复与发展阶段(1977—2000年)、繁荣与创新阶段(2001年至今)。内蒙古民族教育政策呈现出政策价值理性不断凸显、政策适切性不断加强、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的演进逻辑。为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加快民族教育立法,构建民族教育政策督导评估机制,加强民族教育政策科学研究。

    2020年01期 v.33;No.252 32-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下载次数:1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西藏藏族高中理科教学语言现状的调查——以化学学科为例

    许应华;

    对西藏地区几所重点中学进行田野调查、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发现:大多数师生不把语言作为导致学生化学学习困难的因素,教师缺乏多元文化意识;高中理科教师未采用适宜的教学语言,师生语言互动少;学生理科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欠缺;理科教科书和试题不大符合藏族学生的话语方式。编制适合藏族学生的理科教科书和试题,教学语言采用混合三语教学模式,对教师进行文化浸润式培训,是改进目前西藏藏族高中理科教学语言现状的有效对策。

    2020年01期 v.33;No.252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 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觉性

    胡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觉性是指教师通过积极、持续地修养以达到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综合素养的应然状态。其基本内涵在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坚守教书育人规律、学科发展规律、理论演进规律,自觉肩负职责使命、学科使命、理论使命、反思使命,并以此为理论导向和实践指引,不断提升自身的职责自觉、学科自觉、理论自觉和问题自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觉性的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高校实现培养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自觉性,应从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三个层面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自觉,从学科意识、学科使命、学科借鉴三个层面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科自觉,从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学生思想困惑问题、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三个层面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问题自觉。

    2020年01期 v.33;No.252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共同成长路径探析

    赵飞;张艳;

    以辅导员与学生间的特定关系为研究对象和着力点,探索辅导员如何影响学生、学生又是如何影响辅导员的路径和方式,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动力和奋斗目标,有助于辅导员更加清晰地定位职业角色和克服职业倦怠,最终在二者的相互影响之下形成共同成长的"共同体",从而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成效,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2020年01期 v.33;No.252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儿童教育

  • 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体迷失”现象探析

    邓诚恩;罗运龙;

    在保教实践中存在着幼儿"身体迷失"的现象,即幼儿身体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不够,有伤害幼儿身体的虐童现象,有违背或忽视幼儿身体发展规律的教育行为,过度规训幼儿身体等。造成幼儿园教育中幼儿"身体迷失"的主要原因有:成人认识的"偏差",潜意识中对幼儿身体地位、范畴和功能的理解有偏差;实践中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的"误读"和过度整合;管理制度中保教分离的旧疾。问题解决主要对策是:反思教育观念,用整体的眼光看待幼儿;实施科学保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践行一体化制度,营造保教平等融合的氛围。

    2020年01期 v.33;No.252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二孩”政策下广西幼儿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基于对广西一线幼教工作者访谈的思考

    闫冰;滕忠萍;

    访谈发现,广西幼儿师资面临着人员数量不足、岗位缺口有待补充,教师专业化水平偏低、保教质量有待增强,教师队伍不稳定、福利待遇有待提高,培训不系统、培训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在"二孩"政策背景下,广西应立足实际,通过"加法"扩大幼儿教师规模,通过"减法"提升幼儿教师质量,通过"乘法"加强幼儿教师培训,通过"除法"优化幼儿教师结构,以加强广西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2020年01期 v.33;No.252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3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教师·学生·家长

  • 信息化环境下的课堂人际关系:一种生态学分析

    陈中;

    课堂人际关系是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一定时间的课堂教学和课外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改善课堂中的人际关系,首先要弄清楚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必须要确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助关系,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生态位错位策略和生态位协同进化策略改善课堂中的人际关系。

    2020年01期 v.33;No.252 72-77+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教育实习生对指导教师的观察与认知体验研究——基于教育现象学的视野

    陈瑶;禹建柏;

    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对教育实习生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查阅某高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278份教育实习体验报告,从中选择12名学生进行深入访谈,选取4个典型体验,运用教育现象学的方法进行了反思提问和主题概括,从教师形象、专业素养、师德师风、指导职责、生活关怀五个主题进行了意义探寻。提出建议如下:为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提高实习质量,高校应与实习学校建立协作育人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实习生的教育引导;实习学校应建立健全培训遴选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指导教师应做实习生专业的"师"者、师德的"范"者、生活的"知"者;实习生应当明确自身定位,虚心请教,批判性地接受指导意见。

    2020年01期 v.33;No.25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6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本科院校书法学专业学生文化素质提升路径——培养基础教育书法师资的视角

    林振宇;

    调查发现,基础教育阶段书法教学普遍存在着技法教学不够科学规范、书法文化教学较为薄弱的现象。因此,高校任课教师要反思书法专业本科阶段教学的不足,探索在技法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经典碑帖中所蕴含的文学、史学、字学等方面的知识,多方位地提升书法专业学生的文化综合修养,不断提高书法教学效果,进而推动书法事业的发展。

    2020年01期 v.33;No.252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教与学_语文

  • 小学语文拼图式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夏家发;陈嘉怡;向枣林;

    小学语文拼图式写作教学模式倡导根据学生所处的学段进行相应的识字与写字、标点符号、逻辑思维三方面的训练,并且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加强某方面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运用拼图式写作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克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面临的教学模式过于程式化以及学生基本知识储备不足、作文生搬硬套缺少真情实感、写作素材缺乏、表达能力不高等问题。

    2020年01期 v.33;No.252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例谈古文字知识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朱栋;

    为提高当前中小学汉字教学的效率,有必要在汉字教学实践中运用古文字知识。研究发现,古文字知识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具有如下作用: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利于引导学生从共时和历时两个层面全面把握汉字的形音义;利于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继承;利于帮助学生对汉字追本溯源,进而提升对形近简化字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020年01期 v.33;No.252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4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策略

    刘俊峰;

    深度学习是一种指向发展学习主体思维结构的高阶学习方式。在深度学习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要选取适宜的教学内容、开展深入的言语实践活动、设置有效的教学目标,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在促进学生自主探求和构建语文知识及其之间联系的同时,涵养其言语思维品质,进而形成美丽诗意的语文人格。

    2020年01期 v.33;No.252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7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9 ] |[阅读次数:0 ]

基础教育教与学_数学

  • 数学有“德”: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德育因素分析

    李新;杨杨;汪慧明;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其中主要渗透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生态文明意识、科学精神以及其他个人优良品质等五方面的德育因素。小学数学教科书德育内容的渗透,需紧扣数学课程标准,及时更新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德育内容,优化各维度德育内容的分布,德育内容渗透应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2020年01期 v.33;No.252 10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小学“生活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卞恩鸿;

    生活是我们数学教学的源泉。构建小学"生活数学"的教学模式是解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甚至高效教学的最佳方法。小学"生活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由课前预习"生活化"、情境导入"生活化"、新知学习"生活化"、巩固练习"生活化"、课堂小结"生活化"五环节构成。

    2020年01期 v.33;No.252 110-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毛梦雪;陈文胜;

    推理能力对小学生学习数学具有显著意义,尤其是合情推理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生数学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的策略有创设情境策略、探寻规律策略、丰富活动策略等。

    2020年01期 v.33;No.252 117-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对中、韩、日三国最新高中数学课程的考察

    安彦斌;

    近年来,中、韩、日三国都对高中数学课程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课程都高度重视核心素养及其相关能力的培养。考察三个国家最新的高中数学课程发现:相比我国,韩日两国的高中数学课程具有科目体系,可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权,在目标上强调数学的应用、数学与现实事物的联系,课程内容关注学生的发展水平、重视高中与初中和大学之间的衔接,将素养与能力的培养与具体的知识或技能相关联。

    2020年01期 v.33;No.252 120-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高等教育教与学

  • 思政课讨论式教学中议事规则的构建与运用

    陈红霞;童谨;

    讨论式教学不仅要实现讨论过程的优化、讨论质量的提高,更要注重培养参与者的讨论素养与公共精神。在思政课讨论中建立聚焦议题、发言、提问、辩论、程序动议、主持人中立等议事规则,有助于实现有序、有效、高效的讨论目标。在运用议事规则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处理好对议事规则进行充分演练、启发学生以提高讨论的生成性、加强对讨论结果的价值引导三个主要问题。

    2020年01期 v.33;No.252 131-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以论辩促思辨的协同机理:议会制辩论对大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袁庆锋;淮艳梅;

    通过论辩教学实验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因子进行实证考察,具体因子包括论辩训练的有无、英语和非英语专业、母语和二语测试语言以及逻辑推理类别,CTA量具锁定于思辨技能维度的逻辑推理能力。结果发现,论辩训练对大学生CTA产生显著影响,对英语专业CTA促进更加显著。在论辩训练之前,两专业组间的二语CTA并无显著差异,而非英语专业的母语CTA显著高于英语专业;论辩训练后,英语专业的二语CTA显著高于非英语专业,而母语CTA与非英语专业学生趋于拉平,而且各组间和组内均产生交互效应。教学启示主要有:可推广以辩促思的二语教学模式;可多元化课堂学生的专业结构;可加强教师的调整类元思辨意识。

    2020年01期 v.33;No.252 136-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多语背景下中亚东干族留学生汉语语序偏误分析

    侯宇;

    对多语背景下的中高级汉语水平中亚东干族留学生五种汉语结构成分出现的语序偏误情况进行考察发现:在次结构层级上发生的语序偏误率高于基本结构层级;汉语状语偏误率是所有语序偏误之首;在基本结构层级和次结构层级均受到俄语和东干语的影响。因此,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基本结构的教学,强化次结构的教学,注重俄语、东干语和汉语在次结构层级上语序的差异性,从而提高他们汉语语序学习的质量。

    2020年01期 v.33;No.252 145-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4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实践学习共同体”的高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以“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为例

    李小妹;江玉印;李紫颖;

    "实践学习共同体"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着突出作用。以"地理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构建"四维一体"的课堂实践学习共同体模型,提出实施该模型的主要途径,即"立体式"的课堂教学设计、"咖啡式汇谈"的单元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深度学习"的学习过程。

    2020年01期 v.33;No.252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5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