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视阈下民族院校新文科传媒教学改革“三重融合”研究A Study on the "Triple Integra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Media Education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National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eld Theory
苏米尔;
摘要(Abstract):
在新文科背景下,民族院校传媒教学改革涉及诸多主体及其关系,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对该问题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为媒介融合时代传媒教学改革提供着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理论启迪。就场域论视阈而言,民族院校传媒教学亟待实现三个融合:教师“功能性”与“适应性”的融合;学生“能动性”与“秩序性”的融合;教学场域“内生性”与“外延性”的融合。
关键词(KeyWords): 场域理论;新文科;民族院校;传媒教学;三重融合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手机媒体对游牧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研究”(21BXW036)
作者(Authors): 苏米尔;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 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 [2] 仲呈祥,苏米尔.《寻找英雄》:礼赞楷模培根铸魂[N].光明日报,2019-11-28(15).
- [3] 汪民安.文化研究关键词 [M].南京:凤凰出版社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 [4] 新文科建设宣言[EB/OL].(2020-11-03)[2021-06-12].https://news.eol.cn/yaowen/202011/t20201103_2029763.shtml.
- [5] 罗幸,杨康.新文科背景下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专业、课程联动新思考[J].传媒,2021(12):82-84.
- [6] 皮埃尔· 布迪厄.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与结构[M].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328.